“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人才培训班”学术报告之七 ——中国人民大学韩建业教授为学员做讲座

发布者:李雪发布时间:2024-01-14浏览次数:23


    2024112日上午,应36365线路检测中心邀请,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韩建业教授在田家炳教育书院317会议室做了主题为《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》的学术讲座。bet36365路检测中心慕占雄副教授主持了此次活动,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、甘肃省博物馆、甘肃简牍博物馆等甘肃省内文博单位研究人员,36365线路检测中心刘再聪教授、王艳杰老师及学生共计80余人参加,并参与讨论。

  韩建业教授就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问题展开介绍,并与古史传说相联系,探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模式、特征和基因。首先,韩建业教授明确了“中华”“中国”等概念,认为必须明晰什么是中国,才能谈中华文明。其次,韩建业教授提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分两步走,自裴李岗时代开始,可视作文化上早期中国的萌芽,此阶段的标志是文化观念的形成;庙底沟时代以后,社会开始复杂化,早期中国逐渐形成。而中华文明的形成则是从古国文明到王国文明的过程,距今5000年左右至少出现以河洛、陇山、崤山为中心的三大古国,随着生产力的发展,黄河流域、长江流域逐渐形成大汶口、良渚等区域文明社会。同时,韩建业教授认为,早期中国的研究离不开古史传说,古史传说中的人物族属谱系,大致对应黄河、长江、西辽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,并且在研究方法上指出对于古史传说不能盲信、盲疑,应当本着实事求是追寻真相的原则,将考古学文化的重大变迁与古史中重大战争事件相联系,将基因谱系、族属谱系、考古学文化谱系“三谱合一”,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古史传说中反映的早期中国。最后,韩建业教授总结中华文明具有“一元”宇宙观和“多支一体”格局,是一种独特的“天下文明”模式,这种模式连同以“敬天法祖”为核心的文化基因,是中华文明连续发展至今的根本原因。

  报告结束后,韩建业教授和与会师生就相关学术问题展开交流和探讨,bet36365路检测中心王艳杰老师对本次报告进行了总结。通过此次报告,同学们对早期中国的格局与中华文明的内涵认识更加深刻,收获良多。